鄭和下西洋 台灣版掛牌
鄭和下西洋 台灣版掛牌
【聯合晚報╱記者王晶文‧蔡宗明/台北報導】 2007.08.16 03:14 am
徐海鵬和鄭和1號,目前正停泊在基隆碧沙漁港等待十月出航。
記者邱瑞杰/攝影
籌備了7年多,山河探險協會理事長徐海鵬的「鄭和八下西洋」探險人生大夢,上周終於領到台灣執照,今天終於要開始「掛牌上市」!
有些人的夢想是有一個LV包,一台BMW,一棟好房子,不過徐海鵬的夢想大得多,他想要重溯600年前明朝鄭和七下西洋的豪氣。遠從1985年他和三位探險勇士完成「環球徒步挑戰」開始,徐海鵬的探險夢想逐步擴大,2000年擔任「尋找成吉思汗遠征隊」活動總監,花兩年完成挑戰,在籌畫過程中,徐海鵬同時有了以完全仿古帆船挑戰當年鄭和航海路線的想法。基隆海邊長大,名字帶個「海」字,唸的是海洋大學輪機系,這回終於回到「本業」的徐海鵬笑著說:「之前環球徒步,尋找成吉思汗都算是熱身啦,鄭和是唯一可以和西方航海家平起平坐的東方人,重溯鄭和下西洋,才是我真正最想完成的夢想。」
依造徐海鵬的計畫,探險隊今年十月將完全依造當年鄭和的路線,花兩年航行33900海浬,途經20多國40多個港口,由廣東一路航行遠達東非。現代航海科技發達,各式各樣現代帆船的環球挑戰不算什麼,但要依靠風力以仿古帆船進行挑戰,難度可以想見。
為古船 兩岸往返40次
光是研究古籍找出鄭和當年的船型,尋找還能以古法建造古帆船的老師傅,徐海鵬就吃足苦頭,一路從台灣找到越南,再由大陸東北由北往南找到廣州,光兩岸往返40次以上,沿途得到的答案都是,「現在都是做機器船了啦,誰還在做那種老骨董」,花了上百萬的經費後,徐海鵬一度以為,中國製造古帆船的技術已失傳了。
造船師傅 加起來600歲
但皇天不負苦心人,徐海鵬最後終於在海南島的三亞市,找到了會造古帆船的老師傅,「八個師傅加起來足足有600歲!而且這個船廠已經足足有40年沒做過木造帆船。」在徐海鵬親自「考古」監造下,老師傅們花了兩年一刀一斧,一針一線的完成了古帆船的船體和風帆,這艘以當年鄭和大船隊中最小型船艦「小八櫓」為藍圖建造,船長15.8公尺,寬4公尺,總噸位接近20噸的「鄭和一號」終於完成。船完成了,徐海鵬另有一個重要的想法,雖然追尋的是古代鄭和的路線,船也是大陸師傅做的,挑戰的船員由兩岸組成,但船的執照,一定要掛「台灣籍」,於是徐海鵬又頂著颱風外圍環流花了12天航行1000海哩回到基隆碧沙漁港,花了一番功夫,終於申請到台灣執照,屬於台灣的「鄭和下四洋」挑戰大夢,終於可以掛牌上市。
藉探險 尋回祖先的氣魄
在台灣意識當道的現在,徐海鵬的夢想有點「復古」,鄭和和台灣唯一比較接近的連結,就是當年鄭和船上已安奉媽祖。但徐海鵬卻認為四面環海,先民即流有乘船冒險犯難血液的台灣人,該從海洋中再次尋得祖先的氣魄,為了實現鄭和下西洋的夢想,徐海鵬這幾年經過了許多前期的準備工作,包括跟隨兩位德國人駕著帆船進行遠距的長程航行,徐海鵬感嘆的說:「德國人的航海文化至少領先我們50年,台灣人該勇敢的面對海洋,2300萬人口的台灣人,只要有兩萬人會玩船,就可以稱為真正的海洋國,我們的探險,就是要重新點台灣人的海洋熱情!」懷著大大的海洋夢,從小小的台灣島出發,雖然挑戰行程預估要花費2000多萬,探險船員的組成也還沒完全砥定,但個頭小小,說話聲勢很有大海音量的徐海鵬豪氣的說:「最晚就是十月出發,錢不夠也邊航行邊募款吧!」
資料來源 : 【2007/08/16 聯合晚報】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