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August 16, 2007

重現600年壯遊 鄭和1號下西洋

重現600年壯遊 鄭和1號下西洋

【聯合報╱記者陳宛茜、張源銘、邱瑞杰/基隆報導】2007.08.16 05:37 am


山河探險協會理事長徐海鵬昨天在「鄭和一號」啟航典禮上,宣布要幫鄭和完成第八次下西洋。
記者林承樺/攝影

基隆港的海浪與風在身旁呼嘯,徐海鵬赤著雙腳站在「鄭和一號」的甲板上。他和夥伴合力拉起繩子,張開白色的船帆。這艘載著台灣人探險夢想的「鄭和一號」,將在十月底揚帆,幫明朝老祖先鄭和完成第八次下西洋的夢想!


六百年前,兩百六十艘大小船隻在鄭和的率領下排成雁字型,從江蘇省的太倉劉家港揚帆起航。「鄭和七下西洋」最遠到達非洲東岸,總航程可繞赤道三圈。

長十五點八公尺、寬四公尺,總重近廿噸的「鄭和一號」雖是鄭和八種船艦中最小的一種,卻也要將鄭和足跡重走一遭。「我們要複製重現的不是船,而是鄭和的豪情壯志!」徐海鵬說,此行預計以兩年時間航行廿個國家、四十個港口,總計三萬三千九百海里(相當於赤道一圈半)。

不過,本地帆船玩家和遠洋漁船主都不看好,他們說以鄭和一號的硬體條件,想橫越印度洋,難度很高。而且「鄭和八下西洋」計畫強調是重新航行鄭和下西洋航線,但鄭和一號後甲板上卻放了橘紅色的塑膠大水桶。
在基隆長大的徐海鵬,念的是海洋大學輪機工程學系,曾在大型輪船上擔任助理,跑遍世界各大港口。他也曾組織「環球徒步四壯士」,以兩年時間完成廿二個國家、一萬五千公里的「環球徒步」,也發起「山河探險協會」,找了同好以兩年完成十二國九千公里的壯遊。

為了這次的航海計畫,他先花了五年時間,規畫航程與找到企業家贊助造船,最後在海南島找到八名造船師父,以中國木造古帆船的手工技術打造「鄭和一號」。他表示,中國帆船工法獨特卻瀕臨失傳,這八位老師父幾乎找不到傳人繼承手藝。

徐海鵬說,他曾跟德國漢堡人以西洋仿古帆船「行船」一個月,發現同是「海邊長大」的自己,航海技術「輸人家五十年以上」!因此,這一次的「鄭和八下西洋」,他安排了四十個「體驗名額」做短程航行,歡迎兩岸想要親近海洋的有志之士來試試!

●山河探險協會網站:http://www.zheng-he.org

鄭和 自非洲載回麒麟
●一四○五年到一四三三年,鄭和率領三萬人、兩百六十艘船,展開橫跨亞、非兩洲的七次航行。
當年的鄭和船艦有八種。最大的是擔任指揮任務的寶船,共六十艘,長一百五十一公尺,寬六十一公尺,如今仍是航海史上最大的船。寶船主要運載各國進貢中國的寶物,據說非洲某國進貢了一隻麒麟(即長頸鹿)給明成祖,便是用「寶船」載到中國。(陳宛茜)

資料來源 : 【2007/08/16 聯合報】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