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型社會 你在哪一邊
M型社會 你在哪一邊
【經濟日報╱記者林淑媛/專題報導】 2007.09.03 03:08 am
某家國際名牌推出環保袋,引發民眾漏夜大排長龍購買,甚至還為了買不到產品而大打出手,引發暴動;但同一時間,也有人為了區區幾萬元的債務而全家燒炭自殺,名牌消費與糊口間,一個是炫燿性消費,一個是生存的掙扎,兩極化情境,反映出不同的社會面向。
買名牌與糊口 反映兩極化情境
日本趨勢專家大前研一的「M型社會理論」,在受僱員工薪資文風不動多年後特別引人關注,尤其在今日國際原油與大宗物資節節攀高之際,民眾對荷包日漸縮水的感受與日漸增。主計處在8月下旬公布95年的家庭收支調查,家庭可支配所得以五等分,最高20%家庭平均可支配所得為182.7萬元,是最低20%家庭收入30.4萬元的6.01倍,卻略低於94年的6.04倍。
從統計數字觀察,台灣去年的薪資所得差距縮小,大前研一所說的中產階級會淪落到「下流社會」的情況並沒有發生,咬牙忍一忍,好日子還是回來的「夢」,似乎還可以期待。
所得分配不均 貧富差距很明顯
只不過,從主計處公布的調查結果發現,雖然沒有M型社會呈現的「鐘形」坍塌情況(即中間部分壓平),但所得分配不平均的問題的確很嚴重。
根據主計處最新統計,最低所得組在95年的每戶平均消費金額30萬4,091元,而最高所得組的消費則達117萬3,099元,因此,可支配所得扣抵掉消費支出的金額後,最低所得組的平均每戶儲蓄只剩下183元,但最高所得組的平均儲蓄金額仍有65萬4,288元,最低所得的儲蓄率只有0.06%,與最高所得者的35.8%差了35.74個百分點,這樣的差距不可謂不大。
近來對所得分配不均問題相當有興趣的暨南大學經濟系教授陳建良認為,當大家關注最低所得組與最高所得組差距的表面現象時,家庭組成結構變化是個相當值得關注的問題。
他說,長達二、三十年的社會演變後,獨立的「老年戶」愈來愈多,主計處在進行家庭收支調查時,是以家庭為單位,這些老年人雖然沒有收入,也許有退休金、儲蓄以及房子,但調查的時候可能會屬於沒有收入的一群,結果被列為低所得的家庭。
家庭結構改變 老年與單人戶增
與「老年戶」有同樣問題的是未婚或不婚的獨立「單人戶」,單身者的家庭開銷與收入,當然會與三代同堂的家庭有很大的差別。陳建良分析,老人與單身戶數的增加,是所得分配不均惡化另一個比較容易被忽視的社會結構因素。
此外,從家庭住宅的現代化設備來看,最低與最高所得組的差距的確很明顯,普及率最高的是彩色電視機,每戶都超過一台以上。但在3C產品方面,就可以明顯看出消費傾向的不同,例如數位影音光碟機,最低所得組每一百戶中只有22.83台,最高所得組則有96.98台;其餘如數位相機、錄放影機、空氣清淨機、汽車以及鋼琴等,也充分反映貧富差距的情況。
東吳大學經濟系教授曾添旺認為,「所得分配不均,在全球化的時代,大家的問題都差不多」。陳建良則坦言,大前研一的「M型社會」要在統計上實現,幾乎是不太可能,因為沒有一個國家的所得分配統計結果,會長得像「雙峰駱駝」。不過,所得分配日益不平均的確是一個存在的現象,M型社會只能說是個趨勢。
資料來源 : 【2007/09/03 經濟日報】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